1、以30 A整流器组成的 48300A/30 系统。
2、以50 A整流器组成的 48600A/50 系统。
1、整流模块采用有源功率因数补偿技术,功率因数值达0.99。
2、手动系统交流输入电压正常工作范围宽至85~300Vac。自动系统交流输入电压正常工作范围宽至125~285Vac。
3、整流模块采用全面软开关技术,额定效率高达91%以上。
4、整流模块超低辐射。采用先进的电磁兼容设计,整流模块能够满足CE、NEBS、YD/T983等国内外标准要求。整流模块的传导和辐射均能达到Class B的要求。
5、整流模块安规设计符合UL,CE,NEBS标准。
6、模块功率密度高。
7、整流模块采用无损伤热插拔技术,即插即用,更换时间小于1min。
8、整流模块有输出过压硬件保护和输出过压软件保护。软件过压保护方式有两种选择:一次过压锁死模式、二次过压锁死模式。
9、完善的电池管理。有电池低电压保护功能和负载下电功能(选配),能实现温度补偿、自动调压、无级限流、电池容量计算、在线电池测试等功能。
10、可记录200条历史告警记录;可记录10组电池测试数据。
11、网络化设计,提供一路RS232接口、Modem、干接点等多种通信接口,组网灵活,可实现远程监控,无人值守。
12、完善的交、直流侧防雷设计。
13、完备的故障保护、故障告警功能。
1、整流模块采用无损伤热插拔技术,其输出和输入都有软启动单元,当模块插入系统时,不会引起系统输出电压的扰动。更换模块时间小于1分钟。
2、整流模块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均流技术,无需监控模块,整流模块间可以自动均流,均流不平衡度小于±3%。
3、整流模块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变化,采用先进的限功率控制方法。转换点在176V(回差小于2V)。当输入电压在176Vac~300Vac时,模块可以输出最大功率;当输入电压在85Vac~176Vac时,使其在低输入电压时既保证最大负载需求,又能保证模块的可靠工作。
4、模块正常输入状态下,在-20℃~45℃工作温度区间,可以正常工作并且达到最大输出功率1700W;在其它温度区间则限功率输出。
5、通过外部监控模块,整流模块的限流点在42.0V~58.0V范围内可调,步长0.1A。在额定输入条件下,正常输出电压范围(42V~58V)内整流模块的输出限流点与监控设定值的误差不大于±1A。
6、通过外部监控模块,整流模块的输出电压能连续调整,调整范围为42V~58V,调整精度为±0.1V。
7、正常工作时,风扇的转速随模块温度的升高而提高,直到满转。交流过/欠压时,风扇停止转动。
8、整流模块有内置先进的数字化信号处理器DSP,监测和控制整个模块的运行,并通过CAN总线与外部监控模块通讯。具体包括:
1)可以通过监控模块控制整流模块开/关机,设置模块输出电流缓起功能和过压保护复位模式;
2)可以通过监控模块调整整流模块的输出电压、过压点、电流步进时间、限流点;
3)向监控模块发送输入电压、输出电压、输出电流、限流点、温度、过压点;
4)向监控模块发送开/关机状态、输入保护、内部PFC过/欠压保护、过温保护、过压关断故障、风扇故障、温度限功率、输入限功率,电流不平衡。
故障保护
1、输入过/欠压保护。
2、输出过压保护:1)一次过压锁死模式;2)二次过压锁死模式。
3、过温保护。
4、PFC输出过/欠压保护。
5、风扇故障保护。
6、短路保护。
7、输出电流不平衡告警。
8、后台通讯中断告警。
技术参数
参数类别 | 参数名称 | 数值 |
---|---|---|
环境 | 工作温度 | -40℃~80℃ |
贮存温度 | -40℃~70℃ | |
相对湿度 | ≤90%RH,无冷凝 | |
海拔高度 | -200m~1800m 海拔高度2000m以上降额使用 | |
冷却方式 | 强迫风冷 | |
交流输入 | 输入电压制式 | 单相三线制 |
输入电压范围 | 85Vac~300Vac | |
额定输入电压 | 200Vac~250Vac | |
额定输入电流 | <9A@1700W、<16A@2900W | |
输入冲击电流 | ≤0.6 Ie | |
允许输入电网频率 | 45Hz~65Hz | |
直流输出 | 输出直流电压范围 | 42V~58V |
输出直流电流 | 30A、50A | |
稳压精度 | <±0.5% | |
负载调整率 | ≤±0.5% | |
电压调整率 | ≤±0.1% | |
开机启动冲击电流 | ≤0.6 Ie | |
输出限流特性 | 无级限流,限流点0A~35.4A(可以通过监控单元调节),限流精度≤±1A(42V~58V) | |
功率因数 | >0.99 @100%额定输出功率 | |
THD | <5% @50%~100%额定输出功率 | |
保护特性 | 过流保护 | 输入/输出过流保护(采用保险丝)。短路保护 |
过欠压保护 | 输入欠压保护点:80±5V,回差≥15Vac | |
输入过压保护点:305V±5V,回差≥10Vac | ||
输出过压硬件保护点:59.0V±0.5V | ||
输出过压软件保护点:56V~59V(通过监控模块可调) | ||
过温保护 | 85℃,限50%输出功率,温度回差10℃ | |
90℃,模块关机,温度回差10℃ | ||
其他 | 效率 | >91% |
MTBF | ≥12年 |